电工技术基础_电工基础知识_电工之家-电工学习网

欢迎来到电工学习网!

顺序功能图中步的活动状态的转换有什么规则?

2017-03-14 14:23分类:PLC自学教材 阅读:

 

    转换的基本规则包括转换实现的条件和转换实现时应完成的
操作,它是根据顺序功能图设计梯形图的基础。
    转换实现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1)该转换所有的前级步都是活动步。
    (2)相应的转换条件得到满足。
    如果转换的前级步或后续步不止一个,转换的实现称为同步实现(见图5-11)。为了强调同步实现,有向连线的水平部分用双线表示。
    转换实现时应完成以下两个操作:
    (1)使该转换所有的后续步都变为活动步。
    (2)使该转换所有的前级步都变为不活动步。
    在梯形图中,用编程元件代表步,当图5-11中转换X1之前的步均为活动步时,M10和M11均为1状态。转换条件满足时,输入继电器X1为1状态,因此可以将M10、M11和X1的常开触点串联,作为与转换实现的两个条件同时满足对应的电路。在梯形图中,该电路接通时,应使代表前级步的编程元件M10和M11复位,同时使代表后续步的编程元件M12和M13置位(变为1状态并保持)。
    转换实现的第一个条件是不可缺少的,如果取消了第一个条件,就不能保证系统按顺序功能图规定的次序工作。取消了第一个条件后,如果因为人为的原因或器件本身的故障造成限位开关或指令开关的误动作,不管当时处于哪一步,都会转换到该转换条件的后续步,很可能会造成重大的事故。

上一篇:什么是中断的优先级?

下一篇:顺序控制设计法有什么优点?

相关推荐

电工推荐

    电工技术基础_电工基础知识_电工之家-电工学习网
返回顶部